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呼图壁县工业园治污有成效 昔日戈壁滩变身千亩林

信息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更新时间:2020-10-30
10日,在呼图壁县工业园区外一处土地上,大簇大簇的红柳长势正旺,一眼望不到边。红柳边的空地上,随处生长着茂盛的芦苇随风摆动。往日的戈壁荒滩,如今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红柳林。

这里曾经是呼图壁县工业园区的污水排放处,自治区天山环保行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这里查看土壤污染治理情况。

“2010年工业园成立时,因为企业较少,没有建污水处理厂,生产污水排入园区外戈壁滩上,逐渐形成渗坑并逐年扩大,最大时渗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王志瑞说。

“我们村子就在附近,以前戈壁滩上没有什么植物,污水一排到这里后,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大丰镇红柳塘村村民刘治刚告诉记者。

2017年底,工业园日处理1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出水标准达到国家最高标准。2018年顺利通过验收,园区内所有企业产生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

在解决排污问题的同时,呼图壁县着手渗坑污染治理。渗坑对地下水有没有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到什么程度?县里委托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生态环境部华南科学研究所对渗坑地下水及土壤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未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土壤不属于危废。

治污工作一步步推进,“按照实施方案,我们将确定的受污染土壤进行氧化处理,检测达标后回填,封层后再覆盖1米厚的新土。共处理被污染土壤1.2万立方米。”王志瑞说。

从2018年至今,呼图壁县在这片改良后的土壤以及周边地区先后种了4万多株红柳和白榆,如今已达到上千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的中水浇灌林带,林带树木涵养土壤,土地生态很快得到恢复。

王志瑞说,渗坑污染治理好了,工业园区的环境变好了,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园区。

“仅仅1年时间,这里就大变样了。”刘治刚说,自从前年种了树,他就在这里负责浇水,亲眼见证了这片戈壁滩的变化。如今风吹过闻到的都是草的味道,时不时还能见到野兔、野鸡和野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