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人大代表在行动 | 自治区人大代表艾海提·玉苏尼:履职尽责勇担当,凝心聚力建新功

更新日期: 2023-10-11

自治区人大代表艾海提·玉苏尼:履职尽责勇担当,凝心聚力建新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时,自治区人大代表、叶城县乌吉热克乡欧吐拉喀其村农民艾海提·玉苏尼在“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等内容上作出重点标记。

“这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要找到老百姓喜爱、易懂的宣讲方式,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好声音传递给更多人,讲好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艾海提·玉苏尼表示,将切实发挥好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履行好代表职责,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这几年,我们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外出都穿着漂亮帅气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平时走在村里路上、巴扎上,到处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村民相处融洽,有说有笑,都叫‘阿达西’。即使是陌生人也会相视一笑,彼此传达着各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已深入每个村民的血液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一言一行。”说起村里的变化,艾海提·玉苏尼激动不已,不由回想起他曾经的经历。


艾海提·玉苏尼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家庭贫困,24岁的他独自一人去云南闯荡,一待就是二十年。刚到云南时,因语言不通,身上没有多少钱,饿的没办法了,就去捡别人剩下的瓜皮填饱肚子。


在云南各族群众的帮助下,艾海提·玉苏尼做起了烤肉生意。他一边做生意一边自学普通话,不仅学会了国家通用语言,还学会了云南方言。在这期间,他吃了不少苦,但同时又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艾海提·玉苏尼说:“在他乡人生地不熟时,我受到了当地各民族朋友的关心。他们总是无私帮助我这个来自新疆的巴郎子,他们的善举温暖着我曾经孤独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做好民族团结,才有自己的美好生活,也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和人民多作贡献。”


经过二十多年打拼,艾海提·玉苏尼赚到了钱,重新回到家乡,一直记得总书记那句“先富带后富”,总想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做些什么。


 

2018年,艾海提·玉苏尼当选了自治区人大代表。在艾海提·玉苏尼心里,人大代表要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尤其在提升农民收入方面要狠下功夫。为了让村民们钱包鼓起来,他牵头组建了修缮队,带动乡里30多人就业。由于他为人踏实,平日里总是耐心积极地帮助村民们解决问题,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他。在艾海提·玉苏尼的带领下,工人们每天可以拿到150元到300元的工钱,修缮队工人们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


 

艾海提·玉苏尼说:“我还有其他收入,我老婆是人民教师也有工资,我少赚点就能让一起干活的村民们多赚点。”大家对此都非常感谢他、敬佩他。


由于村民们的受教育程度有限,许多人对法律法规并不了解,艾海提·玉苏尼深知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民法典》颁布后的第一时间,他便买来仔细阅读,为了能让村民们更深入了解其内容,他转述为自己的话再加上相应的案例,对村民们不断地做宣讲,他平日里也会及时给村民们科普相关的政策法规


 

2020年底,为了更好的履职、更方便为村民们办实事,艾海提·玉苏尼在自己家里建立了艾海提·玉苏尼人民调解工作室,这里也成为了村民们的一个微型图书馆,常常会开展各类法律法规科普、政策解读等宣讲活动。现在村民们不仅能打电话联系到他,也可以在这个工作室与他面对面交流。通过每一次的科普与交流,村民们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作为一名草根宣讲员,艾海提·玉苏尼结合开展“万名代表进万家”主题实践活动、进“代表联络站”、联系选民、调研、执法检查等代表工作,经常在田间地头、村民家里,向群众宣讲党的好政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宣传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不断增强感恩意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他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村民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村民讲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党和政府处处关心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不分你我。”艾海提·玉苏尼在叶城县开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各级人大代表大宣讲时激动地说。



“我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提醒自己身为人大代表所肩负的崇高职责。”艾海提·玉苏尼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踏实干好本职工作,为村民增收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喀什地区人大工委代表人事处 苏来曼·伊敏 供稿)



编辑:古努丽·买提沙力

责任编辑:张亚娟

审核:冉海霞

终审:董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