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亚辉代表:努力实现每一颗“种子”的价值

更新日期: 2025-01-23

“大家都说好收成离不开好种子。我就像我所热爱的种子一样,努力把根扎在天山南北的田间地头,努力实现每一颗‘种子’的价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代表,九圣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舍亚辉说。

1月19日,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舍亚辉代表指出,新疆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每三粒玉米种子就有一粒来自新疆。他带领团队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动力,每年投入营业收入的10%用于科研,积累了独家生产经营权品种370余个,9个小麦品种、1个玉米品种和2个棉花品种获得新疆各地主栽品种的认定,累计推广面积近2亿亩。在全国率先实现玉米杂交制种全程机械化,每年输送高质量种子20万吨以上。

“2013年,我在南疆出差的时候看到,当地的小麦品种老化、粮种基地不稳定、质量有待提高。我带领企业联合新疆农科院选育出‘新冬60号’等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每亩可增产80公斤左右。”舍亚辉代表说,集团在喀什疏勒县库木西克乡打造了700亩小麦制种示范基地,每亩为农民可实现增收280元,库木西克乡成为小有名气的“制种乡”。

舍亚辉代表是土生土长的昌吉市三工镇庙工村人,从小就感受到老一辈农业人的艰辛与不易。2023年,经过与庙工村“两委”充分沟通,集团以制种订单为突破口,为庙工村提供玉米制种订单1000余亩,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全程指导和技术培训。当年就获得纯利润50余万元,还培养了技术骨干。2024年,集团帮助庙工村建立种子生产合作社,建立起“合作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引入小麦制种订单5000余亩,带动种子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舍亚辉代表表示,今后将更加努力培育更多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种子,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 通讯员宋唯一)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