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近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叶城县“访惠聚”工作队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来叶城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教学。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叶城县各工作队工作队员、河园镇镇村干部参加学习。
“语言是说出来,不是写出来的,当前南疆农村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关键是要敢说会说。要充分利用村民夜校、周一升国旗、‘三结合’宣讲等场合,把话筒交给村民,让村民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声说出来。这样才能解决村民不敢说话、不愿交流的问题。”库尔班·尼亚孜说。
库尔班·尼亚孜讲述自己20余年来学习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经验,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应当以“线上+线下+寓教于乐”创新模式展开,从“话筒改变命运”、现场演示、基础发音到词汇运用和日常对话,循序渐进引导学员们开口说、大胆练。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为叶城县各村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库尔班·尼亚孜展示由他编写的《常用800字书写入门》教材,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展示听、读、书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每一部手机都是村民身边的‘电子老师’,村民通过《常用800字书写入门》和抖音、快手、电子书等平台,能很快掌握日常会话和书写文字。”库尔班·尼亚孜说。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叶城县工作队总领队顾莹苏说,“库尔班·尼亚孜代表的授课方法独特、感染力强、简单实用,我们要学好用好这种教学方法,让更多村民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人大力量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基层落地生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叶城县河园镇库普其(19)村工作队 徐西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