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丨全国人大代表郑育峰带来三份建议,涉及金融、农业领域!

更新日期: 2024-03-07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郑育峰接受《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来了三份建议,分别是支持地方银行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助力新疆自贸区发展、助推新疆棉副产品创新发展和将新疆纳入全国粮食主产区。

建议一:支持地方银行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助力新疆自贸区发展

自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新增经营主体近4000家。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均已超过2300家,且呈现增长趋势,中资企业融资需求旺盛,跟随企业“走出去”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但从新疆涉外金融服务现状来看,地方银行跨境交易占全疆跨境交易比重不足1%,且受跨境视同跨区域的限制,不能开展境外贷款业务。

为深化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拓展跨境金融业务,助力自贸试验区内中小企业“走出去”,推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郑育峰建议,金融监管部门支持省级地方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企业与毗邻国家开展贸易、投资等经贸活动提供金融服务。一是为区内企业提供跨境投资、融资等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跨境并购贷款和项目贷款、内保外贷、供应链贸易融资和外保内贷等;鼓励探索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机制,为区内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以及节能节水环保项目融资。二是为区内“走出去”企业以其境外资产和股权等权益为抵押提供贷款,为区内“走出去”项目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等。

建议二:助推新疆棉副产品创新发展

棉花产业是新疆的特色产业,产量占全国九成以上,近一半新疆农民从事棉花生产,种棉收入已成为新疆农民特别是南疆群众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当前,新疆棉花产业主要集中在“种植”和“纺织服装”方面,从棉籽加工综合利用来看,棉籽加工利用仍处于传统加工阶段,主要产出棉粕、棉壳、棉油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产能过剩,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今,棉籽经过不同工序加工处理,还能得到棉籽脱酚蛋白、棉籽油、棉籽糖和棉酚等产品,可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化工、医药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棉籽的“全面开发、循环利用”,不仅能够缓解我国优质蛋白进口依赖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激发棉花产业内生价值,增加单吨籽棉经济效益,提升新疆棉花产业市场化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皮棉和棉籽“两条腿走路”,这对建立新疆棉花现代化产业体系,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郑育峰建议,对低温脱酚棉籽蛋白深加工,在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市场推广、贷款贴息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将棉籽糖和棉酚精深加工纳入重点产业目录,提高棉籽综合利用率,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

建议三:将新疆纳入全国粮食主产区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新疆光热资源丰富、耕地资源充足、区位优势独特,在粮食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新疆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区内结余、供给国家”粮食工作新方针,立足把新疆打造成为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全方位提升粮食产能、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贡献度。2023年,新疆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237.2万亩,较2022年新增586.3万亩;总产2119.2万吨、全国排名第14位(离全国粮食主产省排名末位的江西省仅有80万吨粮食产能差距),较2022年增加305.7万吨,占全国增量的34.4%;新增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2024年新疆计划再增加粮食产量100万吨以上,已具备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的条件。为更好发挥新疆粮食产业发展资源禀赋,进一步调动农户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度,郑育峰建议,将新疆纳入全国粮食主产区,享受粮食风险基金、农业保险、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粮大县奖励、粮食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政策,支持新疆粮食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赞289

来源: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编辑:吐孙那衣·艾先

责任编辑:张亚娟

审核:冉海霞

终审:董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