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系列谈之十 | 科技赋能让人民民主更加“全过程”

更新日期: 2021-12-10

科技赋能让人民民主更加“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系列谈之十


在现代社会,科技和国家治理关系密切,二者互相加持,国家治理为科技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科技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当前,科技成果在我国国家治理中的广泛应用,对推动民主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民主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不仅盘活了已有的制度资源,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民主增长点。它们拓宽了民主渠道、丰富了民主形式,从而使人民民主更加“全过程”。


科技把人代会搬进百姓中间,让他们成为民主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中国民主一张亮丽的名片,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因此,中国人民对于人代会有着特殊的感情。最早,人们通过广播“听”人代会;后来,人们在电视上“看”人代会;现在,人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人代会。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使普通百姓一步步走近人代会,走向舞台的中央,由民主的“见证者”成为民主的“参与者”。


去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倒逼”下,全国人代会适当“瘦身”,但民主含量却有增无减,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创了多个“首次”。例如,首次以网络视频方式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等采访活动,首次在各代表团驻地设立新闻中心视频采访室,首次通过网络向中外记者实时提供大会文件,首次运用政务微信系统实现代表团小组审议的“云听会”,首次实现各代表团驻地5G信号全覆盖,等等。科技与民主的完美结合,使大会由“精简版”开成了“精华版”,并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人。


近年来,全国人代会已然成为新技术应用的“秀场”。媒体在大会报道中“各显神通”、以“智”取胜,给予百姓更为新鲜的民主参与体验:“5G+”技术广泛应用,使“云直播”“云采访”成为新的流行,彻底揭开大会“神秘面纱”,让百姓对会场信息尽在“掌”握;VR、AR、AI等“黑科技”频出,带领百姓“沉浸式”感受大会氛围,实现会场内外实时互动;H5、动漫长图、短视频等“爆款”融媒体产品生动有趣,帮百姓在浩繁的大会信息中“划重点”,让大会变得更“亲民”更“好看”……我们可以发现,科技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使全国人代会得到全过程、全方位的呈现,真正将会场搬到了百姓面前,拉近了百姓与全国人代会的距离,激发了制度活力,提升了民主效能。


科技让立法者走进百姓中间,让立法工作成为百姓“身边事”。扩大公众的有序参与,使他们在立法中拥有更多话语权,这是民主立法的重要体现,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让来自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声音直抵人民大会堂、体现在国家立法中,这看似困难的事,却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变为常态。为了让每一部法律都装满民意,都成为精品佳作,都真正管用好用,全国人大通过网络广开言路,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民意、民智在立法全过程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最大程度凝聚立法共识,夯实立法的民意基础,成为科技助力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02件次法律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约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其中,仅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先后10次就有关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余条意见建议。在基层立法联系点,视频连线也成为一条“绿色通道”,将人大代表和信息采集员的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实时传递给全国人大,推动“立法直通车”进一步提速。对于这些意见建议,全国人大进行认真梳理研究,积极吸收采纳,许多意见最终都体现在了法律条文中,有关意见征集和吸收情况也及时向社会公众反馈,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参与立法的热情和信心。


在科技加持下,立法者进一步走到了百姓身边,立法工作成为了百姓触手可及的“身边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立法质量和效率,保障立法全过程各方面更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许多地方人大也在立法过程中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势特点,广泛倾听百姓声音,征求各方意见建议,不断拓宽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渠道和途径,让民众和立法“近距离接触”,使地方立法更接地气、合民意。


为了让立法成果更及时方便地为百姓服务,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于今年2月开通了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最主要的内容,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看得见、找得着、用得上的法律服务公共产品,进一步增强了民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


科技让人大监督更加透明,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由人大监督的人民性所决定,人大监督必须把大门朝公众打开。预算审查监督是人大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看好人民的“钱袋子”。为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一步提高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效能,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201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地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12月底,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上线运行;同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开展了预算联网监督工作。2020年12月,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二期)电脑版核心模块和手机App版同步上线运行,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了预算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实现了对预算的智能审查,有效保障了代表对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有很多地方人大也建成了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并投入使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和有益经验。实践证明,开展预算联网监督,推动实现了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保障了人大代表在线实时了解和监督国家“钱袋子”的运行情况,提升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对财政预算的满意度,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地、现实地践行到预算审查监督的全流程、各环节。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并持续推动地方人大加强备案审查信息化建设;开通网上信访平台,将其作为人大信访工作的主渠道、人大联系人民群众的直通车,真正“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


科技打破了时空界限,使“两个联系”能够全天候实现。密切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由于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为全天候实现“两个联系”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因此,各地人大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可以说,网络拉近了国家权力机关与人大代表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彻底打通了“两个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代表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久前,栗战书委员长在全国人大机关观看了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实景演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信息化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全国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努力使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提高工作能力、更好依法履职。该平台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开始试运行,设置了知情知政、征求意见、代表建议办理、联系代表直通车、全国人大网络学院、“我当代表为人民”宣传云平台等功能模块,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服务,特别是代表在联系群众、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等方面更加及时、迅捷、方便,有助于提高代表工作能力和履职水平。通过这一平台,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有关国家机关、各选举单位与代表建立密切联系,实现代表与代表议案建议承办工作人员的直接实时联通,推进建议办理全流程信息化和代表议案建议信息数据共享,为密切联系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力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各地的情况看,人大代表通过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网上联络站、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等,在电脑或手机上“动动手指”,即可与人民群众互动,实现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线上线下全天候、零距离联系,代表真正成为了百姓的“身边人”。


由上可见,科技在人大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地面对:第一,如何认识科技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科技成果的应用,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又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我们不能单就技术论技术,要跳出技术看技术,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第二,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这方面,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近年来,我们的应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尚不能完全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有时显得“慢半拍”。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第三,如何加强协同发展。从各地人大的情况看,在科技成果的应用上,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方面,还不能做到齐头并进。有些地方起步早,起点高,推进的速度也比较快;而有的地方则发展得慢一些。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地方人大的同志建议,各级各地人大应加强协同发展,形成人大系统“一盘棋”“一张网”。第四,如何加强顶层设计。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践中的积极探索,更需要制度设计上的及时跟进。正因为如此,对实践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统筹谋划,作出顶层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们正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新的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全过程人民民主一定会绽放出新的风采!(文/《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晓琳)